新闻资讯
热门资讯
- 01预计未来两年火锅的市场将超过7000亿,会围绕在什么地方
- 02如今小吃餐厅的数量超过70多万,那要如何改变局面
- 03商场餐饮是趋势,但是成本太高没钱赚该肿么办
- 04餐厅想要做到一直盈利,产品本身和用户必须要重视
- 05怎么样才能成功地经营一家麻辣烫店呢
- 06小型餐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存活
- 07外卖行业有哪些潜规则?分析总结了以下4个
- 08最近餐饮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新趋势
- 09曾经跌下的赛百味时隔一年时间又回来了,而这一年经历了什么
- 010人造肉即将进入美国人的餐桌上,和自然的肉有何差别
- 011在西安只要想到吃海鲜就会想到它,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海鲜
- 012这些与众不同的餐厅,都有哪一些创意
- 013在美国上活过应该都有知道这么一家画风独特的中餐厅
- 014狼山山顶有座塔叫支云塔,有间餐厅叫志云餐厅
- 015菜单的营销力关系到门店的营业额
联系方式
公司:尚格家具
电话:18664006947
座机:18664006947
Q Q:177684860
邮箱:177684860@qq.com
网址:http://www.sgzhuoyi.com
地址:东莞市厚街镇南环路新后街产业创新园D栋
年赚19亿、接待近千万人的鸭店,为啥搞不定上门服务?
一个品牌可以长大,但是不可以老化。
这个中国金牌鸭子店,2017年接待了804.7万人,赚了将近19亿。
全聚德,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最具标志性、名气最大的鸭子店。来北京不吃一回,也要带几包回老家送人。
但近几年全聚德的表现令人担忧。
其营业收入在2012年达到19.4亿的高点后,连续几年都在18.5亿元上下浮动,增长停滞,2016年接待客流770.57万人次,营收18.47亿元,2017年营业额仅18.56亿。
持股1810万股的二股东IDG资本,持有3年,只赚了十几个点,加之全聚德的业绩表现导致股价跳水,IDG已经开始清仓式减持,全面退出。
这只老鸭,有点跑不动了。
1 烤鸭第一股
两次经典营销奠定品牌地位
全聚德,至今154年历史,属于烤鸭派系中的挂炉烤鸭。
1993年,全聚德集团组建。1994年全聚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提出连锁经营的思路,要打造中国的麦当劳。
这应该是全聚德第一次重大转型,为了把这个百年老字号打造成金字招牌,全聚德做过两件事,堪称文化营销案例佳作。
第一件,讲故事。 2002年,全聚德赞助排演了以全聚德发展历史为原型的话剧《天下第一楼》,2004年被拍成了热播剧。当时,全聚德各店营收和接待人次增长了50%以上,店店排队。
第二件,竖传承。 2007年,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全聚德老店装修,顺势做了一次老店火种保存仪式,从全聚德起源的前门老店引出百年炉火火种存放,引起了广泛关注。
两次营销就奠定了全聚德的文化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吃烤鸭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餐饮行为,而是一种民俗现象。
从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那天起,全聚德就已经开始着手上市,但是前后13年,3次失之交臂。
尽管如此,全聚德并没有放弃上市梦,终于在2007年成功IPO,成为A股餐饮头牌,烤鸭第一股。
随后在2014年,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引入资本IDG资本,并且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2 一败涂地
最晚做“互联网+”,却走的最早
2016年4月全聚德成立了北京鸭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全聚德外卖和全聚德电商。
然而,2016年全年,鸭哥科技亏损1344.4万,2017年上半年又亏损243.7万,最终,2017年4月,年仅1岁的鸭哥科技无奈关停。投入和损失都不算大,但这次转型宣告失败。
“互联网+”也不再是全聚德的重点内容。
外卖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为何晚入的全聚德走的最早?答案是,性价比。
- ➊ -产品(品牌定位)与外卖消费人群不匹配
全聚德的外卖,并没有同其堂食区隔开,其价位在人均200往上,是大众外卖产品价格的数倍,一点都不平民。
2016年7月,有媒体对全聚德外卖业务客户端“小鸭哥”统计发现,除了全聚德手工鸭卷外,其他所有菜品的销量均不过百。
外卖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与全聚德的高端走位明显并不匹配。
从外卖平台消费人群层级来看,2015—2016年,绝大部分中国外卖用户消费金额集中在200元以下。
《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外卖市场,快食简餐是最畅销品类 ,占比高达73.6%,汉堡披萨位列第二。
两组数据并没有直接指向烤鸭这个品类,但却间接显示出,200元左右的烤鸭产品并不是外卖市场的主流,关联性很低。
尽管全聚德很有名气,但是外卖用户需要的不是名气,只不过需要解决日常一餐而已。
- ❷ -忽略了消费场景
烤鸭,相比其它更休闲化的食品来说,并不属于常态化食品。
说起北京烤鸭,往往会令人想到某些带有特定元素的消费场景,比如京味风格,古香古色,雕梁画柱,明火烤炉,大师傅现场烤制,现场片肉等等。
比如,很多消费者说,去全聚德不止是因为烤鸭好吃,更多的是图他的用餐环境和服务,一对一服务,让人有种VIP的感觉,请客吃饭有面儿。
周黑鸭也是做鸭,但其产品是休闲食品属性,不需要特定的消费场景,更符合如今年轻人自由随意的休闲风格。
这就是外卖与堂食的最大区别,外卖再发达,用户再多,堂食的体验是无法送达的。
同是做烤鸭外卖,2014年就开始进军互联网的金百万的做法就很有清晰,大胆砍掉了一半的直营门店,全力聚焦于外卖。通过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2016年,金百万的烤鸭外卖做到了3个亿的营业额。
大董烤鸭的外卖,另辟蹊径,做起了“烤鸭汉堡”。
另一个自己做外卖的餐饮品牌海底捞,2010年就已经开始做外卖,只比肯德基线上订餐晚了一年,比美团还早3年。用6年时间,做成独立运营,并推出了覆盖中低端市场的产品。重点依然体现在其特色的服务上,所产生的附加值对得起海底捞的客单价。
外卖就是外卖,与堂食的逻辑不同,外卖用户对于附加值的反应明显更加强烈,便捷是一种附加值,省时间是附加值,上门服务是附加值,这就是外卖模式的性价比。
品牌策略上,金百万延续了老IP,在内部做升级,海底捞增加了副牌。
产品策略上,金百万与堂食差异化,更考虑用餐人数和份量,在原有产品上进行拆分重新组合。海底捞由于品类原因,更倾向于定制化。
看起来,全聚德的外卖鸭哥更像是一场自嗨,做好的鸭卷,尽管方便使用,但更像是把传统正餐做成了小吃,无法品尝到烤鸭刚出炉的外酥里嫩,是消费者口中最差的产品体验,更没有了现场片鸭,亲手卷制的仪式感和体验感。
名不副实”,“不值”,“没有吸引力”,这样的评价是消费者对鸭哥外卖最大的否定。
3 创新基因早衰
看看同行怎么热火朝天“玩”烤鸭
全聚德曾经有着很强的创新基因。
从1998年开始,全聚德就已经开始秘密研究“智能烤炉”。
2007年全聚德“泄露”智能烤炉烤鸭,引来各路质疑和争议,“全聚德的烤鸭还是原来的全聚德挂炉烤鸭吗”?凭借这项创新,全聚德提高了整体效率,更减少了厨师的培养成本。
但近年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全聚德的转型创新不是隔靴搔痒,就是无疾而终。
2017年,全聚德计划收购开店20家、主打养生特色的广式餐厅连锁品牌汤城小厨。
但最终,由于现金资金不足,在8月份以交易的复杂性及推进的不确定性为由,终止对汤城小厨的收购。
在此之前,2016年7月,全聚德长沙梅溪湖店成为其首家进驻商业综合体的门店,打破其此前选址均为非商业购物中心的原则;尝试过仿膳茶点和“川小馆”等新品类;2017年初,参与收购麦当劳中国,失败。
相较之下,新派餐饮怎么玩烤鸭?
争议颇大的利群烤鸭店。藏在北京一条百年历史的胡同里,四合院,门脸破烂,开了26年。2016年前这些关键词令其在大众点评上连3星都不到,对其评价多是“环境次”、“服务糟”、“以破胡同里的简陋风味骗老外”等等。
但来这里吃烤鸭的中外名人、政要,报道过该店的海外知名媒体,实在太多,不做赘述。
现在这家店,依然保持老工艺烤鸭,过去被吐槽的点,反倒成了其特色,有一种“网红店”特色餐饮的味道,典型的旧貌配新潮。
走高端的大董,食客的评价是有范儿。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装修风格,高大上的氛围,满是创意的“意境菜”,配有诗句的菜单,这是大董。
长安壹号,堪称全北京分量最重的烤鸭,每只6斤6两,师傅只片88刀,3分钟搞定。
各有特色,总有一点能够打动目标消费群体。全聚德也有自己的特色,然而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似乎已经枯竭,互联网转型简直是生搬硬套。
一个品牌可以长大,但是不可以老化。
——呷哺呷哺董事长 贺光启
让消费者敬畏的同时,必须让消费者感受到惊喜。
——大董创始人 董振祥
全聚德三个字让人敬畏,但失去了产品创新,久无惊喜。
辩证唯物主义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同理,每天都要烧新柴,根本没有百年炉火。
尚格家具专营中高端快餐桌椅产品,曾服务于麦当劳品牌,可以请来咨询考察!
上一篇: 中国咖啡市场中的泡沫与机会
相关新闻
- 预计未来两年火锅的市场将超过7000亿,会围绕在什么地方 02-19
- 如今小吃餐厅的数量超过70多万,那要如何改变局面 02-19
- 商场餐饮是趋势,但是成本太高没钱赚该肿么办 02-19
- 餐厅想要做到一直盈利,产品本身和用户必须要重视 12-10
- 怎么样才能成功地经营一家麻辣烫店呢 12-08
- 小型餐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存活 12-08
- 外卖行业有哪些潜规则?分析总结了以下4个 12-08
- 最近餐饮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新趋势 12-08
- 曾经跌下的赛百味时隔一年时间又回来了,而这一年经历了什么 12-07
- 人造肉即将进入美国人的餐桌上,和自然的肉有何差别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