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热门资讯
- 01预计未来两年火锅的市场将超过7000亿,会围绕在什么地方
- 02如今小吃餐厅的数量超过70多万,那要如何改变局面
- 03商场餐饮是趋势,但是成本太高没钱赚该肿么办
- 04餐厅想要做到一直盈利,产品本身和用户必须要重视
- 05怎么样才能成功地经营一家麻辣烫店呢
- 06小型餐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存活
- 07外卖行业有哪些潜规则?分析总结了以下4个
- 08最近餐饮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新趋势
- 09曾经跌下的赛百味时隔一年时间又回来了,而这一年经历了什么
- 010人造肉即将进入美国人的餐桌上,和自然的肉有何差别
- 011在西安只要想到吃海鲜就会想到它,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海鲜
- 012这些与众不同的餐厅,都有哪一些创意
- 013在美国上活过应该都有知道这么一家画风独特的中餐厅
- 014狼山山顶有座塔叫支云塔,有间餐厅叫志云餐厅
- 015菜单的营销力关系到门店的营业额
联系方式
公司:尚格家具
电话:18664006947
座机:18664006947
Q Q:177684860
邮箱:177684860@qq.com
网址:http://www.sgzhuoyi.com
地址:东莞市厚街镇南环路新后街产业创新园D栋
在美国上活过应该都有知道这么一家画风独特的中餐厅
在美国生活过、工作过的小伙伴们,一定多多少少都听过、见过以及品尝过这样一家画风独特的中餐厅——暖色调的外观,干净清爽的落地玻璃,一只呆萌呆萌的熊猫则在餐厅招牌上凝视着你。
走进餐馆内部,等待你的则是可以随时盛取的、用不同圆盘分开放好的菜品,还有和传统中餐馆截然不同的整齐明亮的店面大厅。
没错,它就是美式中餐的地头蛇——熊猫餐厅(Panda Express)!如今的它已然拥有2000多家分店、23000多名员工,还开遍了全美47个州,一年就能狂赚百亿美元,完全碾压美国本土品牌“汉堡王”。不过,“熊猫”并没有停下它扩张的步伐,而是以每三天一家新店的速度继续在全球疯狂地开疆辟土……
连美剧中都随处可见熊猫餐厅美食的身影
熊猫餐厅的创始人是一对华裔夫妻,他们凭着在餐饮业上的成功顺利跻身华人富豪百强榜,身价也早就超过了30亿…… 不过,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他们却明确表示:
熊猫餐厅会立足北美,进军欧洲、亚洲和中东,但不会考虑在中国开设分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熊猫餐厅又是如何在美国立足的呢?可是为什么它能在美国如此火爆,却不打算回“故乡”发展呢?
1947年,熊猫餐厅的创始人之一程正昌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厨师世家。他的父亲程明才烧得一手很好的江浙菜,还曾给蒋介石掌勺。虽然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厨艺文化的熏陶,但程正昌一开始并没有子承父业的打算,而是对数学情有独钟。
程正昌18岁时便远赴美国求学。他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数学系获得了硕士学位,还结识了未来的妻子、同样在密苏里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系博士的蒋佩琪。1973年,程正昌举家移民到美国加州的帕萨迪纳市。
01最治愈的极简风客餐厅
❒ 独具匠心的餐厅区域 餐厅部分则采用了原木的餐桌椅,与木质地板形成另类的融合,黑白分明的吊灯也成为增添用餐乐趣绝佳道具。一旁吧台柜在客厅与餐厅区域中间充当隔断,让客餐厅空间显得更为丰富。
02令人向往的简白客餐厅
❒ 简白与原木色的艺术碰撞 大白墙与木质家具绝对是令人欣喜的组合,放置简单的挂画和浅色调的布艺沙发,加上不规则的吊灯衬托,客厅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
03性格之选,工业风客餐厅
❒ 色调的合理选用是工业风的重要元素 突显工业元素的背景墙,再辅以车牌、数字、时钟等饰品,让整个客厅个性十足。咖啡色调的沙发配合粗中带细的浅色木质茶几,让工业风客厅显得奔放而自然。
❒ 金属与原木的合理使用 木质元素与金属元素的搭配让餐厅区域显得别具一格,深灰色的墙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辅以工业风储物架也成为餐厅与客厅完美过渡的巧妙之选。
04新中式风客餐厅
❒ 新中式风格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木质的吊顶设计和传统屏风使得客厅极具中式风格,浅色的沙发和木质吊灯点亮了偏暗沉的客厅,辅以黑白茶几套件,使客厅突显典雅和大气。
❒ 屏风突显中式格调 木质电视地柜与镂空屏风的组合,起到了客厅与餐厅间的隔断作用,同时也成为了丰富客餐厅的视觉元素保留了中式客餐厅的内敛,也扩大了整体空间。
❒ 木质家具提升餐厅品位 餐厅区域同样沿用大量得木质家具,同色系的餐边柜和窗户设计搭配得很和谐,深色调的木质餐桌椅也突显了新中式家居风格。
友情提示
客餐厅的设计可谓是花样百出,无论是北欧风、极简风、工业风等,总会有一款让你种草。但小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可盲目跟风。家装可以多去看看,看得多了总会寻找到合适自己的最佳方案。
为了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养活一大家子人,程正昌和父亲商量再三,决心充分发挥“家族优势”,在当地开起了一家名叫“聚丰园”的中餐馆,让父亲和母亲做餐馆大厨,自己则担任起了经理的角色。
如今的“聚丰园”作为熊猫餐厅的“发源地”依然保留着,并被改名为“Panda Inn”。
可惜的是,刚刚开业的“聚丰园”却没有办法吸引到很多的美国本土顾客,生意一度十分惨淡。程正昌清楚地记得,开业第一个月“聚丰园”的营业额只有一万两千美元,除去餐馆经营成本,几乎所剩无几。
生意最糟糕的时候,餐馆从早上到晚上八点钟,居然连一位顾客都没有。而这一切,都让程正昌开始反思中餐馆的传统经营方式。
经过考察,程正昌发现,和传统中餐的风味相比,美国人民更喜欢“酸甜中略带一点辣”的独特口味。他说:“美国人在吃饭时比较单纯,喜欢吃肉,但种类不必多,有几样菜就已经很满足。”
针对这一特点,程正昌和父母将“聚丰园”的中餐进行改良,推出了非常适合美国人口味的陈皮鸡、酸甜排骨、五香虾、北京牛肉等菜式。其中又酸又甜、油多酱浓的陈皮鸡卖得最好,占据了整个营业额的30%。
菜品和口味本土化了,顾客也逐渐多了起来。程正昌琢磨着,要和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经营”,也应该突出中华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特色,也就是餐馆中应该有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当前来光顾的客人因为餐馆暂时没有座位去了别家餐厅,程正昌会一直追到停车场向客人道歉。如果遇到多人聚餐的情况,程正昌会按人头酌情收取餐费,然后“自由发挥”,为他们上满一桌子美味佳肴,有时还会额外送客人两个菜,这会让客人们感到非常惊喜。
“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久了,程正昌和常来光顾的老顾客也成为了朋友。如果在街上碰面,彼此还会打个招呼。而这种理念也融入到了后来熊猫餐厅的企业文化中,成为了餐厅员工人人熟记的第一条守则——“People First”。
1983年,有了十年积累的“聚丰园”在附近的一家大型购物商场开了第一家分店。当时,中美邦交已经走向了正常化,大熊猫兴兴和玲玲也作为来自中国的珍贵礼物登陆了美国国家动物园,全美国都由此掀起了一股“熊猫热”。
有感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友好进展,程正昌干脆将店名改为了“熊猫餐厅”。随后,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四家变八家,“熊猫”征服美国人民肠胃的步伐就再也没停过……
随着分店越开越多,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并实现高效管理就成为了新的问题。还好程正昌有一位贤内助作为“神助攻”,那就是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妻子蒋佩琪。蒋佩琪充分发挥她的专业优势,为熊猫餐厅量身定制了一套叫做“熊猫自动工作站”的后台管理系统,还申请了美国国家专利。
下一篇: 这些与众不同的餐厅,都有哪一些创意
相关新闻
- 预计未来两年火锅的市场将超过7000亿,会围绕在什么地方 02-19
- 如今小吃餐厅的数量超过70多万,那要如何改变局面 02-19
- 商场餐饮是趋势,但是成本太高没钱赚该肿么办 02-19
- 餐厅想要做到一直盈利,产品本身和用户必须要重视 12-10
- 怎么样才能成功地经营一家麻辣烫店呢 12-08
- 小型餐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存活 12-08
- 外卖行业有哪些潜规则?分析总结了以下4个 12-08
- 最近餐饮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新趋势 12-08
- 曾经跌下的赛百味时隔一年时间又回来了,而这一年经历了什么 12-07
- 人造肉即将进入美国人的餐桌上,和自然的肉有何差别 12-07